电话:4008836805  

邮箱:exp@cqtc.org.cn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证书互认,京津冀企业跨省迁址“搬家不搬证”

2025-09-26   浏览次数:0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9月25日至26日,2025年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记者获悉,京津冀晋蒙五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资源互补、产业协同与政策联动,成功构建起“政策协同、标准共建、监管联动、数据共享”的区域计量服务新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北地区深入落实协同发展计量支撑措施,显著提升服务效能。特别是京津冀三地率先实现“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证书”互认,企业跨省迁址可实现“搬家不搬证”,极大便利了跨区域生产经营。今年4月,华北中心还统一了动态汽车衡检定标准,有效保障了区域交通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计量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五地已共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9229项,量值传递体系日益完善。2025年组织开展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大范围比对,涉及5个省级和18个地市级技术机构,有力提升了区域量值一致性。北京市计量院牵头搭建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产业计量中心、技术规范等资源的便捷查阅与调用。

  各地围绕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了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北京聚焦石墨烯、航天材料等前沿领域;天津创新成立水运监测装备产业联盟;河北服务轨道交通、轴承等制造业升级;山西助力玛钢、煤炭等特色产业转型;内蒙古则在稀土、乳制品等领域解决产业测量难题超百个。同时,北京筹建全国首个汽车自动驾驶计量数据应用基地,天津筹划数智电力计量数据基地,计量数字化转型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在绿色转型赛道,华北地区率先布局。京津冀联合建立碳计量实验室,构建区域碳排放监测体系。天津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构建全链条碳计量技术支撑,河北重点培育钢铁行业国家碳计量中心,山西明确44项碳计量重点任务,内蒙古依托全国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研发的核心设备已投入实际应用。

  民生计量监管方面,五地深入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北京推动公平秤管理规范区域推广,河北试点推广“物联网防作弊秤”,山西建立快速投诉响应模式,内蒙古运用智慧监管平台有效破解加油机作弊难题,切实守护了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油瓶子”。

领导信箱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